找到相关内容238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心净则国土净---沈家桢

    亲人,怀念万里外的未婚妻和如。我可并不是低头思故乡,我那天是望月伤情,不但怀念,还夹著命可伤在旦夕的危惧。各位,我那时怎能欣赏中秋圆月!那时真可以说是心乱如麻(十分不净) ,所体会到的外境,只是恐惧,...即是“本性”;从“事”讲,则是“攀缘心”,可是“本性”不可说,只是自己显现,也没有对象;现在我们在研究的是“心净则国土净”,所以有一个心的对象,这对象是“ 国土”,是“环境”,或是“外境”。因此我们在...

    沈家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1639896.html
  • 藏传佛教噶举派(二)

    差别。唯识派总的根本主张是承认除了唯心而外,外境少许亦无,犹如梦境。因为色等外境及其生灭等皆如髮缕和月亮重影,唯是心中的感觉。因为外境若实有,应应当于圣者的等持无分别智前有,但由于在其前无有,所以,虽然只是一条河流之物,但由于善恶业所致,天则见为甘露,人则见为水,饿鬼则见为脓血,地狼者则见为铁水等于未杂有暂时错因的六趣感觉中亦显现为各个不同。此外,还以诸多经教和道理破除外境而成立了唯心。  (丑)...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3243137.html
  • 中道

    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2、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把中道作为三谛之一,即空谛、假谛、中道第一义谛。3、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主张无有外境故非有,有内识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即是唯识义。《成唯识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3143208.html
  • 境不缚人人自缚

    问:“对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师曰:“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种解会,起若干种知见,生若干种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妄想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五灯会元》卷三)[译文]  有僧人问:“对一切外境,如何能使自己心如木石一无所动呢?”百丈禅师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本来不曾有所谓‘空无’,也无所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145564.html
  • 学禅小芻

    享受用无穷。禅是升华生命,调整身心的殊妙法门。日常之中,我们的身心缘取外境,无有片刻的宁静。身疲则心恼,心恼行则退,行若退,罪必加矣!故禅对社会、对修行无疑是大有禅益!  弥勒菩萨于憨山大师说法时说:...

    心源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95054237.html
  • “以心为本”与“万法唯心”

    以外的“色法”、“不相应法”和“无为法”的客观存在。但“万物唯心”指的是哲学上的一种见解。这种观点认为一切外境事物都是思想意识中的境识的显现,犹如梦中境物,心物无二。  正宗的唯识论,对境空识有、识境无...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0858971.html
  • 修止和修观的差别

    修止和修观的差别  所谓的修止,是你的心念专注在某一个境界里不要动。当你专注于这个境界,任何的外境来,你都不理它,依然专注在同一个境界里面,这就是修止。   什么是修观呢?就是一个境界来的时候,你的心念随着所在境界以所修的观法去观察,但心中要明明了了,不被它迷惑,而且要看清它的真相,这就是修观。   所以,当你在修行任何法门时,如果碰到各种境界来,你都不理它,一直保持静静不动,这种修法就属于修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3960731.html
  • 说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与“无住生心”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们,为了生存的快乐,就要不停地去接独外境。这里我们不妨对一个世俗人,关于他的一天生活来个透视:他从早上起床开始锻炼,吃饭,上班,下班,吃饭,教育孩子,看电视,聊天,玩电子游戏,搓麻将,睡眠等等。可以这么说吧,一般的世间人,只要他还有感觉,身体或者精神总是很难平息下来。由于长期以来对外境的攀缘,使得渐渐对外境产生依赖,而内心不知不觉中也就失去了独立。惟有在外境的刺激下,内心才会...

    慧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5262397.html
  • “鸡之五德”— 证果的德行

    ,随缘而吃。  第四种德行:入夜瞎盲   “犹如雄鸡虽有眼,但于夜间却是瞎盲;修行者亦应当‘不盲而如盲’。对于任何喜欢的东西,不论是色、声、香、味、触、法,都应该如盲、如聋、如哑,不被任何外境所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34562641.html
  • 戒场一、二事

    戒场一、二事  大品  (一)忏悔  过堂时,大师父拿著麦克风,以慈悲、不厌其烦的音声说著:“慢慢吃,不要急,碗筷声音小声点,不要越吃,头越低。”听到大师父话语中蕴含著无限的慈悲,可以感受到他老人家是以无限的悲心来体谅众生的习气,不禁深深地自省——要以慈悲心肠来看待外境,不是以分别、计较心来评量别人的习气。  (二)缘生缘灭  戒会近尾声,中午过了圆满堂后,全体戒子到大殿向三师、戒师父及戒常住...

    大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73065397.html